什么是紫陶柴烧?
发布时间:2020-08-15 13:39:32 浏览次数:452
柴烧,作为中国陶瓷最古老的烧制方法,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没有到来之前,柴窑烧制也一直是陶瓷烧制的主要方式。
柴烧的由于不像电窑、汽窑好控制,所以烧成率并不高,达到7成以上的少之又少,一般都在5成及以下。柴窑里并不是每个位置的温度都是一致的,而是存在差异的,窑的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左半部分与右半部分都会存在温度差,而且这种温度差往往会达到数百度,这也是导致柴窑烧成率不高的原因。当然窑内坯体排窑、火焰窜烧路径设计不当也有可能降低烧成率。
烧窑主要用到的燃料是木材,落灰自然就是草木灰。草木灰落在陶器上如何形成玻璃体的釉色光泽,草木灰中主要含有氧化钙,氧化钙与陶坯体表层的石英、长石等矿物质成分作用,把石英长石溶解熔化形成一层光泽。这其实就是“釉”,只是这不是人为施上的釉,是天然形成的釉。
于是,陶工们把这个釉现象的发现转化成釉的发明,即把燃烧过的草木灰收集起来用水搅拌成浆状,用手或毛刷工具把草木灰浆涂抹在用瓷土或类似瓷土作的器皿上入窑烧造。就这样,瓷器就诞生了。当然此时的瓷器还处于萌发期,还不成熟,我们把这种刚诞生的瓷器称为“原始瓷”或“原始青瓷”,把这种“原始釉”称为“灰釉”。“灰釉”这种高温釉的发明是瓷器发明的重要条件。可以说,“灰釉”是瓷釉的鼻祖。在我国,“灰釉”从发明出来一直被历代陶瓷工匠们延续使用。至今景德镇还流传着一句行话:“无灰不成釉”。
随着柴烧的兴起,现代柴烧中,许多人为了追求釉色的美丽,和釉色的稳定,卖高价,从而开始出现“化工釉”,添加化学物质让釉色看起来绚丽多彩。或者施釉喷釉浸釉再烧,真正纯裸坯烧的非常少,粗陶类多见一些,特别紫陶这类烧结温度1165°左右的,因为草灰化釉需要1200以上的温度,烧制时特别考验技术,整个窑内温度是不可能完全均匀,上下温差很多时候会出现100°左右的差别,而建水紫泥温度只要高于1165°就会起泡,烧老,变形等。这也是为什么市面上纯正的建水紫泥柴烧多数烧得比较素雅,一点火痕肌理,釉色并不丰富。
纯柴烧,需要三到五天烧窑,期间需要烧窑人不眠不休轮班投柴,投柴速度、投柴方式、木柴种类、气候情况、窑室空气进流量等细微因素,都会影响窑室内作品的整体效果变化。
为了让窑内坯体烧制1100-1300摄氏度左右,期间需要不间断投柴,投柴频率会从15分钟左右一次到两三分钟一次,而且后期都是非常大的木柴,一次需要投几根,几分钟甚至投一次柴,越往后频率还会更快,非常耗费体力。
柴窑烧制需要烧窑人对窑内火候、窑性、泥性有很好的了解及把控能力,否则一旦一窑烧制失败,会给烧窑人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损失,少则数万多则几十万计。
熊熊烈火对陶坯进行几天几夜的洗礼,木灰融落,还需耐心等待几天炉火冷却之后,方能看到真正的凤凰涅槃。等待出窑期间烧窑人心情是期待同样也是煎熬,心情及其复杂和矛盾的,在出窑之前谁要无法预测窑内情况,是成或是败。即使出窑看似完整,后续打理也会因为去支钉、去壶口泥条、打磨壶口等原因造成破损。
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烧窑人一次又一次的辛勤付出,经历过无数尝试及失败,从未放弃心中对柴烧烧制技巧的执着和热爱,才有更多不同风格的柴烧作品展现给世人,让中国古老的技艺得以传承和发展。
有人会说柴烧是被淘汰的烧制方式,完全可以用电、汽窑烧制无瑕疵的,而且成品高。其实需要发展的东西会有人去发展,需要传承的东西也会有人继续传承,没有一定的好坏,都会有各自的需求者。就像电脑很先进,可国学书法依然无可替代,追求各自喜爱的就好。
-
- 精品欣赏
-
- 向进兴-天赐之福
- 向进兴·墨盒-白云之上
- 向进兴·四方壶-花前月下
- 向炳成·哈尼壶-哈尼故事
- 【精品】陈学·宋词·微雕·瑰宝壶
- 明仁·提梁壶-孔雀东南飞
- 启正·少石-意境江雪
- 邹科-白泥壶精品汇
- 何健·佳兮-窈窕彩凤左手侧把壶
- 朱仕灿-琴方壶:呆出一种境界
- 松风·静观系列-静观岁月,淡看花开
- 向炳成-白泥残贴:品陶临安
- 【御兑居·高端定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 【御兑居·高端定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2
- 【御兑居】灵动双鱼,柔情蜜意
- 【御兑居】彩填壶:美娇娇,笑盈盈
- 【御兑居】彩填壶:城南花已开,双飞燕归来
- 朱玄峰&杨娅鱼化龙
- 启正·不二-静谧之自净
- 启正·不二-高石瓢:静谧之窗花
- 邹科丨作品赏
-
- 紫陶文化
-
- 建水紫陶(上)
- 千年建水紫陶
- 建水紫陶(下)
- 建水紫陶谢恒
- 云陶纪
- 云南建水的紫陶汽锅美食, 还有专用的尼西木碗
- 行走建水紫陶街,感受紫陶的魅力,千年的古韵
- 千年沉浮的建水紫陶,陈绍康制陶世家,传统的传承
- 世代传承紫陶技术
- 有人喜欢建水紫陶的朴素,自然
- 建水紫陶仍然存在着“瓶颈”
- 建水紫陶走出了云南,走向了全国,走向了国际
- 建水陶王志伟的陶艺古韵
- 建水紫陶手工艺传承人陈绍康
- 建水紫陶 笔墨恣肆,秀润洒脱意在一新-谢佩新
- 谁发明了紫陶“残帖”?
- 汽锅鸡,让逢春紫陶和汪曾祺有了某种神秘联系
- 建水紫陶大师——向逢春
- 建水紫陶 建水紫陶各个艺人特长
- 建水紫陶向逢春:把建水紫陶做成国家文物
- 建水紫陶 超越泥性的云陶艺术家
- 建水紫陶 顾景舟 艺海一舟 扬帆远航
- 【紫陶】如果我悄然离去,陪伴我的一定是紫陶--刘也涵
- 建水紫陶都有哪些著名的艺术家
- 中国四大名陶之建水紫陶名家有哪些
- 建水紫陶,题字雕花的文化瓷器,在等待中没落
- 建水紫陶柴烧喝水有哪些好处?
- 千锤百炼方成大器|建水紫陶柴烧工艺解析
- 对于紫陶茶具的选择,茶叶的不同,选择不同
- 为什么建水紫陶会有这么多种颜色呢?
- 紫陶和紫砂的区别
- 怎样挑选一把好的建水紫陶壶
- 文化才是建水紫陶的灵魂
- 紫陶上流行的草帽长衫小人图案,刘树勇是原创作者,日子慢慢过,不能瞎球忙
- 视界 | 【陶大教师】——赵传玉陶瓷作品赏析
-
- 紫陶技艺
-
- 售后服务
-
-
- 人物专访
-
- 合作及洽谈
- 探寻大国工匠: 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马成林
- 墨艺飘香 · 空刀传神丨谭知凡
- 探寻大国工匠: 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陈绍康
- 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袁应德
- 建水紫陶(张馨予)
- 云南手工艺大师-刘国全
- 【云南手工艺大师】金麟
- 紫陶艺人的传承梦-向炳成
- 承前启后——谭知凡
- 自嘲是需要资本的 “浪鬼”肖春魁的大师生涯
- 专访陶艺刻瓷大师李梓源:国内的陶艺风气略显浮躁
- 马成林:小泥人 大世界
- 民间工艺美术家:陈绍康
- 磐松手作首席陶艺家潘娟
- 开宗立派,紫陶名人潘金怀
- 徐荣伟:坚守龙窑柴烧30年
- 云南建水紫陶制作名家:马成林
- 陈学——云南建水紫陶“当代四杰”之一
- 肖巍:率性的紫陶老新人
- 潜心创作——彦武
- 自由的艺术家——马行云
- 建水紫陶 王品--精美雅的器型与装饰
- 建水紫陶 90后建水陶方壶新星——朱士灿
- 建水紫陶 方圆紫陶独领风骚——朱如坤
- 名家专访:建水紫陶的“陶工”浪鬼肖春魁
- 紫陶徐伟杰--文秀建水紫陶新杰
- 建水紫陶向炳成-玩泥巴的“紫陶人”
- 赵海若的禅意书法 “如象体”看字如画
- 【建水紫陶】承继传统,达观非遗——蒋家才
- 【建水紫陶】杨春丽——建水紫陶巾帼传承
- 云南建水紫陶名家——袁应德
- 建水紫陶大师——马成林
- 紫陶名家大师——李强
- 极致是一种坚持——周畅
- 建水紫陶彩填第一人 张明山
- 建水紫陶书画大师——苏佛涛
- 建水紫陶的领军人物---谢恒
- 浅谈云南紫陶根艺壶--田家祥
- 向炳成:陶土塑成的辉煌人生
- 建水紫陶名人录——品淘苑雅陶
- 李卫忠:重彩紫陶的艺术内涵
- 建水县工艺美术陶厂书记-韩从礼
- 杨林波-《鼎力陶艺》
- 山涛陶艺工作室赵军山
- 首创象牙黄陶 紫陶非遗女传承人-杨春丽
- 建水陶艺家专访-沈正春
- 建水紫陶制壶艺人-徐金文
- 80后建水紫陶新生代创作匠人陈七铭-陈寅
- 建水紫陶王家明介绍
- 建水紫陶马琳介绍
- 建水紫陶徐忠元介绍
- 建水紫陶林其鹿介绍
- 建水紫陶毛耀宏介绍
- 中国陶瓷艺术设计师、云南省高级工艺美术师-徐荣洪
- 李映禄—建水的制壶专家,工艺美术大师
- 明仁:云南省陶瓷工艺大师
- 马成林—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 陈绍元—建水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 王庆华—云南省书法家协会,曾任建水县第八届政协委员
- 马有前—现任“前陶聚”紫陶工作室经理和主创
- 肖春魁—被誉为“建水紫陶的独行者”
- 云南爨体书画家、尹壮图第七代子孙-尹祖荫
- 苏佛涛-中国书画协会会员
- 谢恒——书法家、画家、紫陶研究家、作家
- 微雕与建水紫陶融合的始创者——陈学
- 紫陶散仙——向进兴
- 建水紫陶四老之一谭知凡
- 陈绍康 建水紫陶大师的“紫陶世家”
- 黄兴国 字新国 号临安人士 羡仁斋主
- 【人物】雕刻大侠——余兴平和他的瑞兽壶
-
- 关于我们
-
- 紫陶商家